敲敲打打DIY 女性玩木趣
http://blog.xuite.net/arts_garden/blog/35728462?ref=rel
傳統上,鋸子、鐵錘都是男性的專屬工具,家裡有桌椅毀壞,均由男人敲敲打打修復,而女性則定位在持鍋鏟煮飯炒菜上。但曾幾何時,現代人具備基礎木匠工藝似乎已經是種時尚,隨著觀念改變,女性族群加入創意木工行列也日益增多。
像出版《快樂女木匠》及《寶貝房間的木工遊戲》(均為麥浩斯出版)的楊淑娟,就如她書名一樣,喜歡當個快樂女木匠。原本就喜歡設計,再加上本身的美工底子及愛廢物利用的個性,做起木工來比別人更多了一份獨創感,各種線條簡單的木造家具在她手上不但都換了新面貌,更有許多針對兒童的貼心設計。在《寶貝房間的木工遊戲》中就介紹了20項安全有趣的兒童用具,有盪鞦韆、城堡書架、飛機書架、彩色收納櫃組、手提收納盒……她不買現成家具,只自己製作最合適的用品,希望讓小朋友快樂成長。
而原本是進出口貿易老闆娘的劉靜玲,因為喜歡敲敲打打,開始投入木工行列,她沒有拜師學藝,僅憑著興趣與天份,收集國內外相關書籍,逐漸摸索出木工特色,玩出心得後並開班授課,甚至出版《女生玩木工》及《第一件木工家具就上手》(均為麥浩斯出版)。在新作《第一件木工家具就上手》(麥浩斯)中,劉靜玲從認識工具材料開始,到實際製作時不可欠缺的木作知識、完成後的塗裝上色技巧等,分門別類一一解答,一舉打破木工很困難的迷思,加上詳盡的圖解對照說明,讓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書中收錄了30件基礎好用的生活木作,只要備齊材料,便能自由應用,為家打造更符合理想的用品。
此外,如果木工新手想更進階,不妨參考《一次搞定!木工Q&A》(漢欣文化),書中從如何實現構想的設計秘訣、選擇板材、裁切板材的基本方法、如何提高精確度的加工技巧、影響成品的塗裝訣竅,乃至於失敗時的補救措施等等,網羅了「由一般作品邁向傑作之路的300項技巧與知識」,各種問題的解決對策一目瞭然,可有效提升木工技巧。
據報導,現在一些開辦木工課程的社區大學,報名參加的女性逐日增多,鋸子與鐵錘不再是男人的專利品。她們走出廚房學習木工手藝,除了隨時可以翻修家具,成就感十足之外,一技在身隨心所欲又可省下不少家庭開銷,真可說是一舉數得!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遊戲區防撞措施
之前在團購家族曾看到網友詢問地墊保護墊,當時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好清理,也解決夏天地墊太熱的問題,只是哥哥妹妹已大,不想再花錢買,現在要搬家,DD正在學爬,便興起採買的念頭。Google一番,終於找到了。
地墊專家
http://www.bmw101.com.tw/product_detail.php?uid=118&id=150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7268122393
LG 舒適毯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d48048218
EVA發泡原板
http://eatai.com.tw/cht/category/ethylene-vinyl-acetate-foam.htm
網友分享
-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75&t=1324184&p=3
- http://www.wretch.cc/blog/hsin130/11359366
- 翻滾吧!男孩~~遊戲間大改造
- 傳說中的地墊in,茶几out!
- <地墊專家>讓阿寶通行無阻(8M)
- Eric mama 分享
- Eric mama施工說明 搭配 3M 雙面泡棉膠帶 (一整捲的哦,不是一片一片的,大賣場或書局都有賣哦! http://www.100e.com.tw/shopping02.php?a_id=2&b_id=7&c_id=124&d_id=9738&PHPSESSID=646af4733b5d0f33bfae32db55cc5436#t )
地墊專家
http://www.bmw101.com.tw/product_detail.php?uid=118&id=150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7268122393
LG 舒適毯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d48048218
EVA發泡原板
http://eatai.com.tw/cht/category/ethylene-vinyl-acetate-foam.htm
網友分享
-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375&t=1324184&p=3
- http://www.wretch.cc/blog/hsin130/11359366
- 翻滾吧!男孩~~遊戲間大改造
- 傳說中的地墊in,茶几out!
- <地墊專家>讓阿寶通行無阻(8M)
- Eric mama 分享
- Eric mama施工說明 搭配 3M 雙面泡棉膠帶 (一整捲的哦,不是一片一片的,大賣場或書局都有賣哦! http://www.100e.com.tw/shopping02.php?a_id=2&b_id=7&c_id=124&d_id=9738&PHPSESSID=646af4733b5d0f33bfae32db55cc5436#t )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大人可以瞪人嗎?
哥哥生氣時很愛瞪人,雖然唸過幾次,但一直苦無方法糾正,前幾天阿嬤也說哥哥瞪人的情形。今天晚餐前,哥哥沒有收玩具,姨丈跟哥哥說,你以後不可以玩積木,哥哥站在一旁直瞪人。吃飯時,姨丈生氣地跟哥哥說,下次你再瞪人就知道了。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懲罰吧。
洗澡時,媽媽跟哥哥說,你看今天瞪人姨丈不高興了,小朋友瞪人很醜。
哥哥問,那大人呢?
媽媽問,大人哦,你看那個大人瞪人?(媽媽心裡早有底了)
哥哥:你。(果然)
媽媽:我哦,所以你學我瞪人。
哥哥笑笑。
媽媽:那我們一起學習生氣時不要瞪人。媽媽生氣瞪人是因為不想罵人也不想打人,媽媽瞪人好看嗎?
哥哥:好看。
媽媽:好看啊,所以你學我瞪人啊。還是你比較想媽媽罵人打人?
哥哥:不要。
媽媽:那你就要聽話,不要讓媽媽一件事要講好幾次都不聽。
洗澡時,媽媽跟哥哥說,你看今天瞪人姨丈不高興了,小朋友瞪人很醜。
哥哥問,那大人呢?
媽媽問,大人哦,你看那個大人瞪人?(媽媽心裡早有底了)
哥哥:你。(果然)
媽媽:我哦,所以你學我瞪人。
哥哥笑笑。
媽媽:那我們一起學習生氣時不要瞪人。媽媽生氣瞪人是因為不想罵人也不想打人,媽媽瞪人好看嗎?
哥哥:好看。
媽媽:好看啊,所以你學我瞪人啊。還是你比較想媽媽罵人打人?
哥哥:不要。
媽媽:那你就要聽話,不要讓媽媽一件事要講好幾次都不聽。
哥哥異位性皮膚炎 + 過敏鼻
今天早上感冒回診,醫生注意到哥哥手肘關節處的皮膚發炎,又摸摸腳關節,說這是異位性皮膚炎,媽媽問,那要怎麼處理?醫生說,這只能交給時間,看長大一點會不會好。醫生說哥哥很麻煩,天氣太冷,鼻子受不了,天氣太熱,皮膚受不了。真是一語道出媽媽的苦處。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輕隔間牆
房屋修繕:談談輕隔間牆
http://mrwta.fixy.com.tw/node/321
由 Mike Tsai 於 六, 2008/09/27 - 11:31am 發表
Posted in 修繕現場修繕規劃
輕隔間在臺灣現在已成為房屋修繕用來隔間的主流作法之一,較之用磚牆來隔間,用輕隔間這種乾式施工法(就是施工過程不需要用到水,如傳統的磚牆需要扮水泥來把磚頭黏在一起)的確具有施工快速且對環境影響小的優點。
而這種作法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傳統的磚牆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出現龜裂、發霉、潮濕、壁癌等問題。另一方面,木板製成的隔間牆則有不易防火、隔音差的缺點。所以近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室內裝修業者以輕鋼架隔間牆來取代傳統的磚牆或木板牆。
此外,輕隔間牆普遍具備有防火、防潮、耐撞擊、耐震、隔音佳、不龜裂變形、不腐爛等良好特性,此外,在室內隔間需要變更時,輕隔間牆也具備可拆卸、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在講究環保的今天,能達到減少廢棄物目的的輕隔間牆確實為一個理想的房屋修繕的作法。
(圖文:輕隔間牆面通常具有耐燃耐撞的特性)
此外,在室內設計與平面配置上,輕隔間的採用也有許多優點,比如說:輕隔間的重量較輕,也可以減少牆面的重量對於房屋整個結構的影響,因此也可以增加我們室內設計跟平面配置的靈活度。此外,輕隔間的厚度較我們過去用來隔間的磚牆還薄,自然也提高了室內設計與裝潢的可用空間了!
當然,另外還有一種白磚作為隔間的作法,大家可以參考工程教練的文章:白磚工程
房屋修繕選擇題之 談談輕隔間的種類
http://www.fixy.com.tw/node/792
由 Mike Tsai 於 二, 2009/08/18 - 11:21pm 發表
Posted in 修繕現場修繕規劃室內設計
日期: 2009/08/18 11:00pm
站上曾經寫過一篇談"輕隔間"的文章有很多人看(page view),因此才知道這個議題很多人好奇,或者說,知道這個概念,但.... 房屋修繕時想要做又有疑慮。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幾個關於這方面的常見問題?
1.輕隔間的隔音好嗎?
Ans:基本上輕隔間隔音能力的主要來源還是看裝在版材裡面的隔音棉,而一般來說,隔音棉的磅數決定了隔音的效果。因此,如果是要用在臥室等對於隔音要求較高的環境,就有必要選用較高的磅數。而要有多高呢?提供一個參考基準,一般來說用在醫院的隔音棉磅數約為60。
2.選用石膏版材好嗎 ?
Ans:石膏板的優點在於隔音較好,而且防火性能佳。不過,石膏板容易受到撞擊破裂,因此現在較少用。
3.最多人用的版材是?
ANS:我們平常最常看到的大概就是矽酸鈣板了,這種版材由於價位經濟,而且一般輕隔間的性能如防火、隔音等都還不差,因此是現在最多人用的版材。
4.有沒有輕隔間板材可以抵擋日曬雨淋?
Ans: 如果要找這種的,大概就要選用水泥板了,這種版不但可以抵擋日曬雨淋,防火性能也很好,不過,價位不便宜就是了。
5.輕隔間的厚薄度有差嗎?
Ans: 一般來說,都是使用厚度9mm,如果用的太厚,也就失去使用輕隔間的意義了。
6.輕隔間板材有綠建材嗎?
Ans: 不多,但有。可以上綠建材資料庫查詢。 http://www.cabc.org.tw/gbm/HTML/website/comp_index.asp
OK,以上講的都是概觀,真的有興趣的版友可得好好研究。
http://mrwta.fixy.com.tw/node/321
由 Mike Tsai 於 六, 2008/09/27 - 11:31am 發表
Posted in 修繕現場修繕規劃
輕隔間在臺灣現在已成為房屋修繕用來隔間的主流作法之一,較之用磚牆來隔間,用輕隔間這種乾式施工法(就是施工過程不需要用到水,如傳統的磚牆需要扮水泥來把磚頭黏在一起)的確具有施工快速且對環境影響小的優點。
而這種作法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傳統的磚牆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出現龜裂、發霉、潮濕、壁癌等問題。另一方面,木板製成的隔間牆則有不易防火、隔音差的缺點。所以近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室內裝修業者以輕鋼架隔間牆來取代傳統的磚牆或木板牆。
此外,輕隔間牆普遍具備有防火、防潮、耐撞擊、耐震、隔音佳、不龜裂變形、不腐爛等良好特性,此外,在室內隔間需要變更時,輕隔間牆也具備可拆卸、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在講究環保的今天,能達到減少廢棄物目的的輕隔間牆確實為一個理想的房屋修繕的作法。
(圖文:輕隔間牆面通常具有耐燃耐撞的特性)
此外,在室內設計與平面配置上,輕隔間的採用也有許多優點,比如說:輕隔間的重量較輕,也可以減少牆面的重量對於房屋整個結構的影響,因此也可以增加我們室內設計跟平面配置的靈活度。此外,輕隔間的厚度較我們過去用來隔間的磚牆還薄,自然也提高了室內設計與裝潢的可用空間了!
當然,另外還有一種白磚作為隔間的作法,大家可以參考工程教練的文章:白磚工程
房屋修繕選擇題之 談談輕隔間的種類
http://www.fixy.com.tw/node/792
由 Mike Tsai 於 二, 2009/08/18 - 11:21pm 發表
Posted in 修繕現場修繕規劃室內設計
日期: 2009/08/18 11:00pm
站上曾經寫過一篇談"輕隔間"的文章有很多人看(page view),因此才知道這個議題很多人好奇,或者說,知道這個概念,但.... 房屋修繕時想要做又有疑慮。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幾個關於這方面的常見問題?
1.輕隔間的隔音好嗎?
Ans:基本上輕隔間隔音能力的主要來源還是看裝在版材裡面的隔音棉,而一般來說,隔音棉的磅數決定了隔音的效果。因此,如果是要用在臥室等對於隔音要求較高的環境,就有必要選用較高的磅數。而要有多高呢?提供一個參考基準,一般來說用在醫院的隔音棉磅數約為60。
2.選用石膏版材好嗎 ?
Ans:石膏板的優點在於隔音較好,而且防火性能佳。不過,石膏板容易受到撞擊破裂,因此現在較少用。
3.最多人用的版材是?
ANS:我們平常最常看到的大概就是矽酸鈣板了,這種版材由於價位經濟,而且一般輕隔間的性能如防火、隔音等都還不差,因此是現在最多人用的版材。
4.有沒有輕隔間板材可以抵擋日曬雨淋?
Ans: 如果要找這種的,大概就要選用水泥板了,這種版不但可以抵擋日曬雨淋,防火性能也很好,不過,價位不便宜就是了。
5.輕隔間的厚薄度有差嗎?
Ans: 一般來說,都是使用厚度9mm,如果用的太厚,也就失去使用輕隔間的意義了。
6.輕隔間板材有綠建材嗎?
Ans: 不多,但有。可以上綠建材資料庫查詢。 http://www.cabc.org.tw/gbm/HTML/website/comp_index.asp
OK,以上講的都是概觀,真的有興趣的版友可得好好研究。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電磁波多少值才安全? 環團:1毫高斯才安全
http://e-info.org.tw/node/45529
本報2009年7月2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民眾對電磁波的恐懼愈來愈深,但政府規範牛步化卻一再加深各界對立。環保署去 (2008)年底提出「敏感地區非游離輻射發射源長期暴露預警值,與新設及既有設施預警措施作業原則(草案)」,在電磁波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之外(指輸電線路、變電所、地下電纜等極低頻),再增加一個「長期暴露預警值」,是建議值的十分之一、83.3毫高斯。
事後環保署舉行「專家會議」,讓專家針對是否需要訂預警值,若要訂,那空間、距離如何劃定等表達意見。會中各界專家看法差異很大,一位專家表示,不但沒必要訂預警值,而且即使電磁波高達8300毫高斯也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草案》針對「新設」的非游離輻射發射源,規定如下:
•架空的輸電線應距離敏感地區(指住宅、學校、醫院、兒童遊樂場所)不得少於30公尺
•地下電纜,距離敏感地區不得少於1.5公尺。
•行動電話基地台不得設於高中職以下學校內。
但草案加註「先來後到」觀念,也就是說,要是先有基地台才有興建學校、住宅、醫院、兒童遊樂場所等敏感點計畫,這些敏感點要主動迴避到安全距離之外 ,距離同上。
◎ 所謂「長期暴露預警值」的83.3毫高斯,沒有任何法令效力,業者在設置高壓電搭時只要符合「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即可,未來如何落實也大有問題。 因此,這份草案的關鍵不在預警值變動多少,而是要堅持高壓電塔應與敏感點保持一定距離,因為距離可讓電磁波減弱。
◎ 「既有的」非游離輻射發射源就非本草案所管,只能請台電「充分考量」。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台灣環保聯盟、台灣地球憲章聯盟等環保團體聽了學者的發言很火大,27日到環保署,贈送一張833萬元的支票,請環保署蓋一座8300毫高斯的試驗屋讓專家入住。
環保聯盟前會長陳椒華表示,如果這位專家不去住,那他必須保證不會有人受電磁波危害。
台北市大同區玉泉里「反對環河變電所自救會」居民30多人到場抗議,要求台電撤銷在玉泉公園內設「環河變電所」。民眾高舉抗議旗,向環保署喊話:「1毫高斯才安全,專家不要騙人家」。 「既有的」就沒辦法管了,只能請台電「充分考量」
專家對專家 爭議如何解決
面對電磁波危害,參與環保署「專家會議」的專家們竟見差異很大。有專家認為電磁波根本不足為害,但同樣身為專家之一的陳椒華表示,依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歐洲及北美注重環境預警保護,住宅平均在0.7到1.1毫高斯之間。
陳椒華認為,環保署雖將預警值訂在83.3毫高斯,但民眾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安全的,真正的安全值應是1毫高斯。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說,尊重不同專家的見解,目前專家會議已舉行過2次,未來還會繼續舉行,未來環保署將綜合專家竟見,並考量社會、經濟、科技等多個面向,最後訂出一個合理的電磁波管制規範。
電磁波已是典型環境正義問題
一如多年前的預期,電磁波危害如今已成為最熱門的公害問題,全台各地都陸續出現受害者。而即使未受害的民眾也對電磁波有所顧忌,一旦得知住家附近有高壓電塔等設施,不再沉默,愈來愈多人站出來反對。
即使科學至今無法證實電磁波有害(記者:科學無法證實的事多了,人類應對未知的事心存謙卑),但政府、業者不能否認民眾對電磁波的確產生不安,而且有財力的人都做好住家防護措施,或選擇住在電磁波較低的地區。而沒有財力、無法選擇環境的人,卻成為宿命的犧牲者。
電磁波公害如今已成為典型的環境正義問題,全台各地都有自救會,政府不顧人民感受,除了「宣導」電磁波無害以外,未見積極作為,逼得人民唯有自救。包括嘉南社區、七股鹽埕反電達自救會、楊梅反地下高壓電纜自救會、玉泉里居民等等。
政府、業者如不積極面對,未來民意反撲的力道恐怕不是政府、業者可以承受的。陳椒華表示,「我們要爭取的,不是出事後才求救,而是大家要站出來,反對這種不公不義的情況。」
企業應善盡社會責任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執行長顏美娟表示,企業基於社會責任,做好對民眾的防護是應該的,不應只考慮自己的便利,罔顧別人的安危。
更何況,多一點考量,業者不見得就會增加成本,不要老是拿什麼成本增加、技術困難來迴避自己該負的社會責任。
本報2009年7月2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民眾對電磁波的恐懼愈來愈深,但政府規範牛步化卻一再加深各界對立。環保署去 (2008)年底提出「敏感地區非游離輻射發射源長期暴露預警值,與新設及既有設施預警措施作業原則(草案)」,在電磁波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之外(指輸電線路、變電所、地下電纜等極低頻),再增加一個「長期暴露預警值」,是建議值的十分之一、83.3毫高斯。
事後環保署舉行「專家會議」,讓專家針對是否需要訂預警值,若要訂,那空間、距離如何劃定等表達意見。會中各界專家看法差異很大,一位專家表示,不但沒必要訂預警值,而且即使電磁波高達8300毫高斯也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草案》針對「新設」的非游離輻射發射源,規定如下:
•架空的輸電線應距離敏感地區(指住宅、學校、醫院、兒童遊樂場所)不得少於30公尺
•地下電纜,距離敏感地區不得少於1.5公尺。
•行動電話基地台不得設於高中職以下學校內。
但草案加註「先來後到」觀念,也就是說,要是先有基地台才有興建學校、住宅、醫院、兒童遊樂場所等敏感點計畫,這些敏感點要主動迴避到安全距離之外 ,距離同上。
◎ 所謂「長期暴露預警值」的83.3毫高斯,沒有任何法令效力,業者在設置高壓電搭時只要符合「環境建議值」833毫高斯即可,未來如何落實也大有問題。 因此,這份草案的關鍵不在預警值變動多少,而是要堅持高壓電塔應與敏感點保持一定距離,因為距離可讓電磁波減弱。
◎ 「既有的」非游離輻射發射源就非本草案所管,只能請台電「充分考量」。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台灣環保聯盟、台灣地球憲章聯盟等環保團體聽了學者的發言很火大,27日到環保署,贈送一張833萬元的支票,請環保署蓋一座8300毫高斯的試驗屋讓專家入住。
環保聯盟前會長陳椒華表示,如果這位專家不去住,那他必須保證不會有人受電磁波危害。
台北市大同區玉泉里「反對環河變電所自救會」居民30多人到場抗議,要求台電撤銷在玉泉公園內設「環河變電所」。民眾高舉抗議旗,向環保署喊話:「1毫高斯才安全,專家不要騙人家」。 「既有的」就沒辦法管了,只能請台電「充分考量」
專家對專家 爭議如何解決
面對電磁波危害,參與環保署「專家會議」的專家們竟見差異很大。有專家認為電磁波根本不足為害,但同樣身為專家之一的陳椒華表示,依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歐洲及北美注重環境預警保護,住宅平均在0.7到1.1毫高斯之間。
陳椒華認為,環保署雖將預警值訂在83.3毫高斯,但民眾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安全的,真正的安全值應是1毫高斯。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說,尊重不同專家的見解,目前專家會議已舉行過2次,未來還會繼續舉行,未來環保署將綜合專家竟見,並考量社會、經濟、科技等多個面向,最後訂出一個合理的電磁波管制規範。
電磁波已是典型環境正義問題
一如多年前的預期,電磁波危害如今已成為最熱門的公害問題,全台各地都陸續出現受害者。而即使未受害的民眾也對電磁波有所顧忌,一旦得知住家附近有高壓電塔等設施,不再沉默,愈來愈多人站出來反對。
即使科學至今無法證實電磁波有害(記者:科學無法證實的事多了,人類應對未知的事心存謙卑),但政府、業者不能否認民眾對電磁波的確產生不安,而且有財力的人都做好住家防護措施,或選擇住在電磁波較低的地區。而沒有財力、無法選擇環境的人,卻成為宿命的犧牲者。
電磁波公害如今已成為典型的環境正義問題,全台各地都有自救會,政府不顧人民感受,除了「宣導」電磁波無害以外,未見積極作為,逼得人民唯有自救。包括嘉南社區、七股鹽埕反電達自救會、楊梅反地下高壓電纜自救會、玉泉里居民等等。
政府、業者如不積極面對,未來民意反撲的力道恐怕不是政府、業者可以承受的。陳椒華表示,「我們要爭取的,不是出事後才求救,而是大家要站出來,反對這種不公不義的情況。」
企業應善盡社會責任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執行長顏美娟表示,企業基於社會責任,做好對民眾的防護是應該的,不應只考慮自己的便利,罔顧別人的安危。
更何況,多一點考量,業者不見得就會增加成本,不要老是拿什麼成本增加、技術困難來迴避自己該負的社會責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