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音樂交響曲

哥哥的自學,在上幼稚園後,只剩下繪本、幼兒雜誌的閱讀及PG出遊。初回高雄,哥哥很認真地每天醒來就拿起學校練習本自己書寫,爾後,便也呈現休息狀態。既然DD還不肯跟大家見面,媽媽想,來教點哥哥東西吧。

要教什麼呢?正好哥哥學校這個月的主題-音樂交響曲,是媽媽及哥哥較不熟悉的,就以這個主題開始吧。

學校課程目標:

  • 了解聲音來源
  • 認識簡單的音符及拍子
  • 增進對聲音的感受力
  • 培養對音樂的欣賞及創造力

媽媽想先從有趣的部份開始,加上之前自學班天使媽曾教做沙鈴,這次想用不同的材質自製打擊樂器。

本週學習目標:

  • 了解聲音來源:注意生活週遭的聲音
  • 收集自製打擊樂器素材

參考教案:

  • 小精靈兒童網站-自製打擊樂器
  •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製作活動——介紹活動——遊戲活動
  • 活動內容:
    一、導入活動
      1、 介紹各種幼兒搜集的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從家裏搜集了好多的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
      
    一、製作打擊樂器
      1、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
      2、 活動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3、 提高多種節奏表現形式讓先做好的幼兒進行練習。
      4、 討論活動:
       a、介紹自己做的打擊樂器,
       b、引導幼兒說說在製作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二、 遊戲:我們來做演奏家
      a、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b、相交換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
      2、搜集各種材料製作打擊樂器並能大方的介紹。
      3、選擇自製的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 活動準備:
      1、各種紙盒、橡皮筋、各種瓶蓋、各種飲料盒子、種子、瓶子、石子、各種種子、紙片、木塊、沙等
      2、節奏卡若干
      活動重點:運用各種不同材料進行打擊樂器製作。
      活動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
  •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簡易打擊樂器
  • 臺北縣立丹鳳高級中學94學年度7年級學生自製打擊樂器作品展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訓練精細動作的活動

引自 就是愛玩diy 范范2
http://www.babyhome.com.tw/club/mboard.php?op=d&sID=198717&gid=2941&r=1

以下活動可改善手的協調性、手肌力、書寫控制技巧、手眼協調:

一、改善手之協調性及手肌力的活動
1. 黏土
*先讓小朋友熟悉黏土的柔軟性,.拿二種顏色的黏土.讓小朋友將其混色.達成對色彩的變別度也讓小朋友熟悉黏土的觸感.
*.讓小孩用手指捏、壓黏土、雙手搓揉成湯圓、壓扁小球、捏出各種形狀。
*將黏土搓成長條.用雙色的黏土繞成麻花條..或做成棒棒糖型.增加趣味性.
*用桿棒可將麵糰或黏土桿成各樣的形狀..或可拿現有的杯子或瓶子來滾壓..也可用一般市面有的鐵製餅模壓成型.組合成黏土餅乾。
*運用黏土塑膠刀工具.將黏土條切成一段一段。壓成花邊型.切成鋸齒型.也可用梳子 或牙籤來做造型活動.會有不錯的效果.
*可用模型.玩具.布丁杯.果凍杯.一些素材..將黏土壓成不同的造型。

2. 簡單又能促進手指捏拿功能的玩具
*組合樂高積木、可轉換形狀的玩具(如機器人、魔術方塊)或拼裝模型。
*玩堆積木、套套杯遊戲。
*將不同種類的小東西分類。
*用手指或手指式的布偶玩遊戲。
*用繩子串小珠珠、或將通心麵串成手環。
*用小夾子夾東西、看圖案卡插洞洞板。
*以眼藥水瓶滴顏料的方式畫畫。
*拿橡皮擦擦東西、使用衣夾、髮夾夾東西。

3. 應用紙、筆(鉛筆或原子筆)、剪刀的遊戲
*摺紙遊戲:摺紙成扇狀、籃狀或其他形狀。
*做紙環 並將之穿成鍊子。
*用紙藤或將紙剪成條狀 做編織活動 或打簡單的結。
*從雜誌和報紙上撕下物品的圖案。
*將筆當成指揮棒來指揮、繞圓圈或打節拍。
*用大小合適的剪刀來剪出一些簡單的圖案或形狀 可剪成不同重量、厚薄的紙。

4. 硬幣活動
*將硬幣一個個疊高、撿起硬幣、將硬幣放進撲滿。
*將硬幣由手指尖挪到手掌心 再由手掌心挪到手指尖、用一隻手從口袋掏出硬幣然後投錢幣至撲滿或投幣孔。
*用拇指、食指、中指三隻手指翻轉硬幣;在食指及拇指間滾動硬幣;旋轉硬幣等。

5. 日常生活常用的活動
*練習扣釦子、拉拉鍊、穿鞋帶。

6. 其他活動
*彈鋼琴、打鼓、打字
*魔術戲法、玩魔術方塊
*用手撕紙、折斷樹枝

二、改善書寫控制技巧的活動
1. 在圖案內著色的活動(圖案可大可小)。
2. 練習畫^^^^^^^^^^^^^或000000000的線條。
3. 描圖活動。
4. 連連看及畫線走迷宮的活動。
5. 用小刀沿著線割。
6. 玩直線或井字遊戲。

三、 改善近端關節肌肉穩定度的活動
1. 坐T型凳。
2. 推獨輪車。
3. 四肢著地橫著走。
4. 用單腳站立。
5. 用單腳或雙腳跳、袋鼠跳。
6. 以膝蓋彎曲、腳踏地的姿勢做仰臥起坐。
7. 躺在滑板上,用雙腳快速地蹬牆出去,並維持手腳懸空的姿勢不掉下來。
8. 玩有阻力的活動。例如:可以玩雕像遊戲:讓小朋友假裝自己是雕像,而不能被別人移動或推倒;可互推椅子、球或是枕頭;或玩推牆遊戲。
9. 海灘球遊戲。可以以手撐地,雙腳抬起來踢球, 如果這個活動太難 可以讓小朋友躺著 用腳或手把球扔向天花板。
10. 玩一些需精細動作的遊戲。例如 樂高遊戲、射擊彈、丟飛鏢等等。

四、 能促進動作計畫能力發展的活動
1. 玩障礙賽。包括5~7個步驟,要求不同的動作能力,而且具有挑戰性。例如 先雙腳跳再單腳跳,再雙腳跳、前滾翻、繞著椅子螃蟹走、走彎路、單腳跳圓圈、盤坐等等。
2. 和小朋友玩模仿動作或模仿身體姿勢的遊戲。例如”老師說”的遊戲。
3. 如果小朋友沒辦法完成他的活動,可以用口語或以身體動作的暗示來帶領他。
4. 模仿拍手或踏腳的動作。

五、 改善手眼協調的活動
1. 玩需用兩隻手的活動。例如 樂高積木、畫圖、穿珠珠等等。
2. 丟沙包或球到桶子或目的物中,當小朋友沒丟中時,要告訴小朋友為什麼丟不中,例如 太高、太低、太近、太遠,讓小朋友去檢視這些資訊。
3. 拇指按順序碰觸其他手指的活動 (一手或兩手 張眼或閉眼)
4. 玩需越過身體中線的丟擲活動 丟球 沙包 丟飛鏢等等
5. 在黑暗中 玩手電筒照明遊戲

感冒藥之用藥安全

年代高文音聚焦360度 - 2009/11/25 潘懷宗


  • 使用足量的蛋白質,可預防新流感,1公斤使用1公克,蛋白質最好動物性及植物性兼顧,動物性中的優質蛋白質為雞蛋,建議一半由雞蛋攝取;植物性可食用無糖豆漿。

  • 感冒藥之用藥安全

- 身體酸痛及發燒:服用止痛解熱,若不痛也不燒,可停止服用。

- 咳嗽:可分為

乾咳:可止咳,多為過敏

濕咳:有痰,不可止咳,否則可能引發肺炎,服用藥物為化痰及氣管擴張,以幫助去痰

- 抗生素:縱使已無感冒症狀,其他藥物皆可停,唯抗生素仍須全程服用,服用完再回診。

妹妹自己組的積木


我愛吃冰棒

今天中午二阿姨去吃喜宴,帶回一盒雪糕,說要當晚餐飯後甜點。

晚餐,本來剩一些飯愛吃不吃的妹妹,聽到有冰棒,奮力把剩下的飯吃完後跟阿公說,”我要吃冰棒。”阿公裝儍說,不知道那裡有冰棒。妹妹說我知道,在冰箱裡。接著在旁邊又唱又跳”啦啦啦啦啦,我愛吃冰棒。”

二阿姨問,你愛吃什麼冰棒,要用唱的回答才有哦。妹妹本來回答,草莓。二阿姨說,沒有草莓,只有巧克力。於是妹妹便唱,”啦啦啦啦啦,我愛吃巧克力冰棒。”

阿公說,冰棒是阿姨姨丈他們帶回來的,你要說什麼?妹妹又唱,”謝謝二阿姨,謝謝姨丈,謝謝楊姐姐。”逗的大家哈哈笑。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現今塗鴉學習正夯,廣泛討論:”塗鴉,為什麼要另外學?!”

在BBH看到一位美術老師的發言,匯整轉貼如下。
原文討論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2664307&bid=11&r=61&page=1


PP老師 參觀網站 時間:2009-09-24 13:27

"塗鴉為什麼要另外學?"
這個問題的頭一個問題便是:塗鴉是什麼?
這問題太簡單了,網路資訊爆炸,隨便鍵入搜尋就有一大堆的答案
問題是:塗鴉是與生據來的能力,為什麼要另外學?
這第二個問題會害我跟其他老師結仇吧,我想,呵呵...
(單純期盼各界廣泛討論,跟畫畫本身一樣:絕無標準答案喔!)

當畫畫老師這十年來,我很希望有機會能為現代的孩子們盡點棉薄之力,
將"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落實在他們的圖畫裡,生活裡
但一則個人能用之時間有限,目前的課幾乎排滿了
再則對於幼稚園大班以下幼童,個人以為最好的老師還是父母
除了利用各種素材:從廚房裡的油,鹽,醋到清潔用的洗碗精,漂白水
甚至菜瓜布,馬桶刷,印刷精美的月曆等等
都可以作為創作的材料!(坊間有太多的參考書籍)
塗鴉其實大人小孩都會,"用玩的心情去創作就是了!"
重點在於過程中要引發學習的興趣,譬如:從此喜歡上畫畫!
不過這並非單靠許多媒材,工具就能促成,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劑便是:
"鼓勵與讚美!!"
而塗鴉創作,在家裡陪孩子玩就可以了! (親子共同創作效果更是加倍!)
個人著重創意思考,會給孩子出的題目不會是畫大象
畫大象在家裡畫就可以了,(前提是不准有人示範)
我會出的題目可能會是:如果大象想飛,你怎麼讓他飛?飛去哪?那裡有什麼?
而這類需思考的問題,若沒有"適當年齡"的話恐怕是理解不來的...
所以上PP的課,"都得有些年紀才行...^^"


繪畫的啟蒙教育初期很重要!這個關鍵點會決定日後孩子喜歡或不喜歡畫畫
如果對孩子而言,畫得像不像,或者跟老師畫得一不一樣是畫得好不好的標準
那麼從此以後,你們家必定少一個成為畢卡索傳人的機會了
再者,家長的鼓勵與讚美也很重要!
您必須牢記的是:
畫畫沒有好不好,對不對,只有自己的想法有沒有表達出來而已!


"交派任務"與"鼓勵讚美"是啟蒙初期引發幼童學習興趣的不二法門


個人一點點建議:在指導上,"想畫就畫,要有興趣才行"是比較被動的態度
畢竟,就初到人世的小娃兒來說,任何"興趣"都是要有人啟發的
所以大人的行為一定會影響幼童!
換言之,您不妨也拿起畫筆,在自家的浴室上方也塗鴉畫畫
請Jarrod先當觀眾,相信畫完您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呢!
畫什麼?沒題目的話試試我這個:
"請以洗面乳的造型將其變成一隻貓,並想辦法讓牠游泳"
同時"請以想像力畫出美人魚家族的[海底皇宮]"
如何?ㄏㄏㄏ, 相信我,會很好玩的!^________^


教孩子畫畫,[什麼都示範給孩子看的]比[怎麼畫都不過問]的要來得糟糕
而[怎麼畫都不過問]比[敲邊鼓喊加油]的還要差勁!
最好的是什麼?大人要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但必須謹記"助產士"的身分
想畫貓,就帶他去"觀察貓"將貓從頭到腳介紹清楚給孩子,
然後再用口頭引導的方式帶孩子把貓畫出來:
"貓的頭是方的圓的?"
"眼睛有幾個?"
"鼻子的形狀像御飯團還是西瓜?"
過程中父母的手必須背在後面,如此孩子畫出來的貓不論"大人的眼光"如何
至少"那是他自己的貓",他在思考理解過後,所詮釋出來的貓這隻"原創貓"比像不像更重要!!


拜託,著色本別再畫了,"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五歲以上了!"(為什麼要塗著色本?: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476681,cid137339175.htm)
拜託,家長也別再畫了,"如果你不想孩子只會畫跟你一樣的貓!"(如何教孩子畫貓?:
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476681,cid137345765.htm)
把空間留給孩子以及帶進正確觀念的教育者,


相不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繪畫天份!"
尤其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更像是孩子無窮盡的寶藏!
但隨著大人們所給予的"教育", 創造力的發展也會分道揚鑣:
一個是隨著年齡創造力逐漸下滑,一直到國中階段到達最低點
一個則是保持著創造力,並讓創意思維伴隨著一起長大,變得更加茁壯!

天份?不重要,"人份"比較具關鍵!^^

其次,關於塗鴉期的發展,"火柴人"是常見的表徵
建議您多享受這個"不具象"的階段!
對孩子而言,塗鴉期經常塗鴉並且期間愈長,"未來書寫文字愈漂亮!"(英國科學家說的!)
對家長而言,這代表"陪同觀察"的功夫做得不夠,值得警覺!


針對兩足歲在家學習塗鴉的孩子,有以下兩個小小建議:
一是建議紙張可以用大張的! 對於兩足歲尚在發展統合與肌肉群的孩子而言
"充分的活動"是很重要的!
這部分包括運動,甚至塗鴉也是因此愈大張的紙愈好,趴在地上畫也沒關係!
其次是,建議工具可以試試水彩顏料
一則因為水彩筆大把大把塗,對孩子而言很有趣
有時甚至光手光腳丫"跳"進圖裡面畫也會很讓孩子感到興奮
間接達到引發其"繪畫"的興趣!
二則因為水彩的顏色經混色之後"千變萬化"
對孩子的色感經驗將很有幫助!

而最重要的是還要有關心孩子塗鴉期有無充分塗鴉機會的媽媽!如果是,
"您的孩子是幸福的喔!"


個人以為重點在於手部的肌肉發展,"尤其是左右手兼備!!"
上過PP的捏塑課的孩子都知道,塑型之前要先做"暖身操"
利用要將黏土先捏軟的機會充分活動手部肌肉,
如果是慣用右手的要記得換左手捏軟黏土,
相反的,左撇子就要用右手來捏軟黏土
這是為了多些機會讓"左右腦均衡發展"!

就"適齡"而言,現階段(Jarrod 1Y10M)比較適合"拍打","壓揉"的動作
"塑型"還不到!所以"玩混色"也是另一個引發興趣的選項!
紅色黏土混合黃色黏土產生新顏色的剎那,對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色感經驗

學齡前的孩子,畫畫對他們而言,"應該"是一種遊戲!
既然是遊戲,對大人而言,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美學的元素或體驗
使其真正的"寓教於樂"就是大人們該思考的方向了!
而既是遊戲,"享樂其中"便是孩子們的任務了!
而美學的啟發或體驗,就如同前文所提:"俯拾都可以是學問","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拿我自己一歲三個月的兒子做舉例,昨天,他還沒打算睡午覺
拿著他媽媽為他平常擦臉的乳液罐在床上玩,並且示意要我替他打開蓋子
我打開蓋子"照他指示",擠了一坨乳液在他的食指尖上
這回輪到我"示意"了,我建議他,"在拔拔的臉上畫畫吧!"
於是就這樣一坨接著一坨,孩子在我的臉上就作畫起來了
(其實就是"亂抹亂塗一通啦!"@@")
一不小心(我認為可能是故意的^^")他還會畫著畫到鼻孔裡@@"
過程中我還"貼心的"讓他換手畫(怕他手酸?!不是啦,是為了左右腦均衡一下!)
最終,他完成了一張他拔拔沒照鏡子看不見的塗鴉作品!


PP老師出的作業
- 觀察力 ("不用畫"的畫畫作業)
  • 找出家裡的十個圓形!
    剛開始您得解釋圓形的定義,並舉例說明,"但舉過例的就不能拿來當答案了!"
  • 家裡有什麼東西是白色的?!, 也可以包括"人身上的"^^

  • 家長不妨也拿起畫筆,在自家的浴室上方也塗鴉畫畫,請小朋友先當觀眾,相信畫完您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呢!請以洗面乳的造型將其變成一隻貓,並想辦法讓牠游泳"同時"請以想像力畫出美人魚家族的[海底皇宮]
  • 請以壓克力顏料,將家裡的小椅子(或板凳)塗漆上喜歡的圖案與色彩若不知道要畫什麼需要題目的話,請畫,"爬滿整張椅子的外星蚯蚓"若覺得畫面可能噁心,也可以改畫"外星蟲蟲攻佔我的椅子!"故事內容請自行想像


PP老師網站
- BBH
- 魔法森林美力教室



讀後感想
媽媽對兄妹倆學畫畫的想法正是如此,唯媽媽僅做到陪同觀察(這部份妹妹還有待加強),在指導方式上比較是PP老師所說的被動,應該要加強引導及左右腦均衡發展的原則。PP老師所提的引導方法,其實身邊即有一個最佳範例-展媽。

哥哥的畫作

房子

戰車及飛機(裡面有好多椅子)

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