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告別厭學:3招教你激發幼兒學英語興趣

2013/07/03


本文選自《少兒學英語》的博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英語學習上也可以抓住孩子的興趣點來進行教學,讓孩子表現出積極的情緒,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去。

一、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兩種。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例如:幼兒開始學英語時,一般都會對一門外語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教師能採用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幼兒的求知慾,使他們興緻勃勃地去學英語,當他們學會了一句日常用語,學會說幾個英語單詞后,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趣體驗,從而產生更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樂在其中,越學越愛學。興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和保護才能形成和發展。幼兒的特徵是好動、愛表演、不怕羞,樂於接受新奇的、趣味性強的事物,而教師教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遊戲教學,儘可能地將枯燥乏味的語言為幼兒樂於接受。生動有趣的學習形式,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創造一種良好的語言交際情況,這樣,有利於幼兒的英語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各方面的素質。

二、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中有學、學中有玩」。愛玩是孩子的本性,遊戲是最感興趣的。幼兒園英語教育是一種啟蒙,要把重點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如果幼兒對英語感興趣,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情緒,孩子會主動融入到活動中。反之,如果只是追求單詞句子數量的多少,那會倒了孩子的胃口,孩子會處於一種消極狀態。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遊戲化,注意讓孩子在各種遊戲中慢慢學習單詞。首先把要掌握的單詞以圖片、頭飾、動作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實行整體定量輸入,根據不同孩子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記住不同的單詞。在玩中學,學中用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鞏固所學的語言形式,激發幼兒的成就感。在遊戲中通過多聽、反覆感覺,從而在腦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盡情投入到遊戲中,同時還給孩子一個輕鬆和諧的語言環境,使得課堂充滿活力。

  1、故事教學法:故事對學齡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和趣味性,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幼兒在和諧的氣氛中增進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一次我在教「Come in ,please。」與「Go out。」時,先為孩子們講一個兔媽媽要去買菜,要兔寶寶在家等候,卻來了一隻大灰狼要兔寶寶開門,兔寶寶發現是大灰狼,一齊將大灰狼趕跑的故事。在講述中,將「Come in ,please。」「Go out。」穿插其中,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全部掌握,且印象極深。

  2、情景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現很多幼兒會說許多英語,既流暢又標準,但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便「啞」了。如,我對幼兒說:「Nice to see you !」幼兒會回答我:「Nice to see you!」卻從來不會自發性的用這句話跟別人打招呼,只是在別人對他說:「Nice to see you! 」后回答別人:「Nice to see you!」造成幼兒只會說而不會用的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幼兒不明白每一句英語的含義。針對這種現象,不提倡教師教一句英語,馬上用漢語來解釋。我們應該積極為幼兒創設情境,這種情境要生活化,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例如:教師創設按門鈴、拜訪朋友的情境,使用與當前情景直接相關的英語,並輔以大量的動作和表情,然後再讓幼兒開門、請朋友的遊戲,及時的鞏固了教學內容。以這種方式學習英語,幼兒即理解又能學以致用。這種形式能夠比較好的培養孩子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能夠培養彼此之間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從而提高表演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有了一定量的詞彙、句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孩子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3、遊戲教學法: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的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幼兒天性好動的特點。遊戲能激起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密切師生間的關係,提供幼兒充分運用語言的機會,調動學習積極性,將知識融于遊戲中,讓幼兒在情趣盎然的遊戲中練習所學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因此,幼兒園英語活動應盡量遊戲化,寓教育于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輕輕鬆鬆學英語。如:戶外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遊戲是幼兒熟悉而喜歡的。於是,我把遊戲改為「Wolf, wolf, what can you do?」是請一位幼兒當老狼,其它是小羊。小羊問「Wolf, wolf, what can you do ?」老狼回答「I can eat。」然後開始追逐小羊。幼兒在他們原有的遊戲經驗的基礎上,輕鬆愉快的習得了英語 ,學會了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jump / run.……」鍛煉了英語聽說能力,在玩中學習並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幼兒覺得學習英語好玩,從而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創設英語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好奇是幼兒的天賦,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皮亞傑指出:兒童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實物、直觀教具等教學手段,盡量創設情景和語境,讓幼兒進行豐富有趣的對話活動。運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幼兒容易理解,樂於接受,印象深刻,有助於記憶,且適合於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能喚起幼兒的有意注意,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好奇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求知慾,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幼兒學習動物名稱時,我帶來了手指玩具,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引起動物名稱,「Hello,I』m a …… How do you do!」而後讓幼兒手戴玩偶,學說句子和新單詞。這樣,幼兒爭先恐後地搶著說,大家興趣很高。在學習表示顏色的句子和單詞時,我設計了一個「幸運轉盤」,轉盤上面有七種顏色,教師問:「What color is it ?」幼兒紛紛舉手回答,有的猜紅色,有的猜綠色,有的猜藍色。最後教師轉動轉盤,猜對的幼兒可以得到一件小禮物,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不但激發了幼兒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而且記憶深刻。

  總之,以培養幼兒英語學習興趣為目的的幼兒英語教學活動,只有適應幼兒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才能使幼兒在輕輕鬆鬆之間培養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引用新浪網
連結: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702/1004460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