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如何輔導孩子學好美術?
文 / 陳芬美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屏東樂樂兒童才藝班主任)
塗鴉是孩子的天性。從孩子會拿筆亂畫,父母就可以提供一個讓孩子畫畫的角落,擺上桌椅、空白的紙、蠟筆、彩色筆……,讓孩子想畫畫時就有地方揮灑,不會受到干擾與限制。
父母親在孩子畫好圖畫,拿來給你看時,你只要扮演欣賞者的角色,讚美孩子:「線條流暢有力、人物生動有趣,很勇敢、很認真、好棒呀!……」就夠了。千萬不要企圖擔任教師,提出一些批評或指正。如此,將會讓孩子失去自信,畫畫時就無法豪邁,無法專心一致地憑自己的觀察、想像去創作。他會擔心父母等一下看了又會嫌東嫌西,而不敢下筆。賢明的父母,請將批評指正的角色交給老師執行,父母只負責讚美、鼓勵孩子。這樣,不但孩子高興,又可以增進孩子的繪畫信心,並培養孩子主動 向 老師請教的好習慣。
兒童美術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點,乃在於其他學科是外加的:從外面教給孩子東西。例如你要教孩子認字、唱歌……你不唸、不唱出聲,孩子就學不到。而正確的美術教育是內引的,你不必畫給他看,他就會自己塗鴉,老師的角色是把孩子內心的意向引發出來,讓他放心大膽、健康有力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見。所以,專業的美術老師必須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給予循序漸進的啟發。在幼兒及低年級時期,孩子較主觀,想像力豐富,較不重視作品成果,較重畫畫遊戲的過程。而年歲成長到中、高年級,由主觀進入客觀階段,觀察力愈加發達,就會開始要求作品畫得像,因此,中、高年級應逐步加強觀察力的培養。到了中學階段,再進一步啟發光線、明暗、立體感的表現,孩子自然會駕輕就熟,畫出生動感人的作品,也會表現出對繪畫活動的熱衷與耐力。反之,在低、中年級就教孩子畫光線、立體感,孩子聽不懂,只好背下來,畫面會顯得生硬死板,或者乾脆表示太難而不畫了。
因此,對繪畫心理與兒童成長不瞭解的成人,不應指導孩子畫畫。如果硬教「花」怎麼畫、「大象」怎麼畫,孩子會用概念式畫法去畫畫,作品不但沒有生命力,甚至也會扼殺了孩子對創作的興趣。
此外,不要提供著色畫和簡單畫、卡通漫畫給孩子學。著色畫好比糖果,孩子愛吃,甚至許多幼兒教材上也有。但著色畫實在沒有營養,又會影響孩子畫畫的正餐(正常運用想像力與自主性來畫畫)。常畫著色畫與看漫畫及簡筆畫本畫的孩子,看多了成人所畫的形象,就不會勇於表現自己的感覺與意象。失去了童年最珍貴的「大膽畫、勇敢表現」的特質,這正是孩子一生自信的泉源,也是開發潛能的要訣。
如果,孩子不會畫而要父母幫他畫,怎麼辦?如果,在幼兒階段發生這個問題,就表示孩子受到了大孩子或成人畫畫的影響,使他沒有自信去表現。所以,今後要鼓勵他自由去畫,怎麼畫都沒有關係。如果,在小學階段發生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帶他去觀察他想畫的東西,或陪他觀察與討論。如果,他還是表示不會畫,就告訴他:「這個東西對你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太難了,等你大一點,再看仔細,自然就會了。」最好不要讓孩子學到比他大的孩子或成人畫畫的技法,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畫畫給他看,如果,孩子一定要你陪他畫畫,那要看孩子會畫什麼,你就學他畫什麼,千萬別在孩子只會畫圓圈時,你就畫出一朵花,或者他只會畫「蝌蚪人」時,你就教他畫出人物的身體要比頭大。如果這樣做,你將見到孩子對畫畫失去信心,以後就常會要求父母幫他畫這個、幫他畫那個,麻煩可多了!從此,他會在心版上烙下一個「畫畫很難」的印記,也失去了經由畫畫自由表現才華與能力的管道。這種獨立思考與自信的管道如果暢通,則其他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是美術教育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可惜,只有極少數人能得到他的好處。大多數人都誤以為,學畫畫就是要學畫得像,也不管孩子幾歲、能力發展階段如何,就從外加的方式教孩子這個怎麼畫、那個怎麼畫,甚至買書給孩子照抄。或許少數孩子能抄得像,但那只是模仿力,其他如想像力、創造力、直觀能力及情操的涵養就得不到了。
因此,找一位會瞭解孩子,會依孩子的身心發展過程來引導孩子開發內心意象,會尊重孩子自由比現,會讚賞肯定孩子的好老師,父母就可以放心扮演欣賞者的角色。多讚美、多鼓勵孩子,三年五載假以時日,孩子的審美與創造能力,以及情操與人格特質,一定會令父母刮目相看。而這種恆久的影響,是時下急功近利的父母等不到的果實:也是有愛心有遠見的父母須有的體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