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謂「腸胃型感冒」?
所謂「感冒」即為病毒感染造成身體不舒服的一般用語。而造成腸胃不適的原因眾多,包括細菌、病毒的感染,環境不適應、飲食過敏及藥物反應等。「腸胃型感冒」是指病毒性的腸胃炎造成腸胃的不舒服。
致病的原因
一、先吐後拉、糞便帶有酸味、合併輕度發燒者:應是輪狀病毒惹的禍(偶爾合併輕微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二、眼睛不適、發高燒、急性頭痛、腹瀉、噁心者:應是腸型腺病毒在作怪。
三、喉痛如刀割、口水難嚥、頭暈、發燒合併腹痛與腹瀉者:應屬腸病毒感染。
四、糞便帶血、腹脹嘔吐合併高燒者:應為沙門氏桿菌,此乃急症,須立即送醫。
腸胃型感冒要如何預防?洗手、隔離,有症狀即盡快就醫才是不二法門!
嘔吐腹瀉衛教須知
1.嘔吐後30分鐘內暫勿進食,在急性嘔吐腹瀉的第一天,請儘量讓你的腸胃休息,請減少油膩性食物,暫時先不吃固體食物及避免過量飲食。
2. 多補充水分或果汁或清湯。可以喝加水的運動飲料和果汁,暫停乳製品的進食。
3. 如你仍覺得虛弱,請多休息。
4. 第二天起觀察腹瀉改變情況,可逐漸恢復飲食,先改為流質→稀飯→軟質。
5. 經常洗手以避免疾病的傳播。
6. 如有以下情況請儘速就醫:
※ 持續腹瀉超過三日,且每日超過五至六次。
※ 發燒,發冷。
※ 劇烈腹痛。
※ 嚴重嘔吐,以致完全無法進食。
※ 皮膚乾燥,小便變少。
※ 嘔吐物出現血絲。
※ 出血黑便,血便或草莓醬狀便。
腸胃型感冒 不能光吃吐司
健康飲食
腸胃型感冒 不能光吃吐司
2005年07月28日
最近氣溫高,環境和食物的安全衛生更要注意,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門診中最近有許多腸胃型感冒的人出現,這些人的症狀就像是腸胃炎再加上呼吸道感染的綜合體,醫師提醒,如果罹患腸胃型感冒,仍要注意營養,即使是沒什麼食欲的夏天,還是要有營養充足的飲食,只要在食材上做些挑選即可。
症狀多重要小心
腸胃型感冒大部份以腹瀉情況為主,又因常發生在夏季,所以會讓人誤以為是腸胃炎,不過通常還合併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例如喉嚨痛、頭暈、咳嗽等,有些人甚至會發燒、全身無力,所以如果發現同時有腸胃症狀,又有感冒的表徵,就應請醫師診斷。在治療上,多是以症狀治療為主,例如有拉肚子情況,就會給止瀉劑;有喉嚨發炎情況就給消炎藥。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小朋友一直腹瀉,皮膚甚至出現乾皺的情況,要立即就醫,以免休克致命。此病會透過飛沫、接觸傳染,所以患者或週遭親友最好戴上口罩,飲食前多洗手。想要避免在夏天發生腸胃型感冒,除了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多運動之外,平常可多喝優酪乳,讓腸胃道的好菌多一些,就較不會有腸胃道症狀。
腸胃型感冒初期要避免喝牛奶。
多吃新鮮蔬果
對付夏天的腸胃型感冒,何一成醫師提醒,很多人因為會一直狂拉肚子,所以比照急性腸胃炎的情況,只吃白吐司,事實上如果腹瀉的情況不是非常嚴重,那麼不能只吃白吐司,應該要和平常一樣多攝取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因為要把它當做感冒來看待,而感冒更需要補充營養,多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會痊癒得比較快。唯一需要特別注意的食物是牛奶和奶製品,因為這時候的腸胃對乳糖的吸收能力較差,如果喝牛奶或吃含乳糖的奶製品,會更容易拉肚子,所以在症狀初期3天,要避免喝牛奶。此外,為了減輕腸胃負擔,這段時間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像是肥肉、油炸物等,也不要吃的太辛辣。
腸胃型感冒
腸胃感冒是濾過性病毒感染後,造成噁心、嘔吐、腹瀉及發燒等症狀之胃腸道疾病,有別於一般的呼吸道感冒;如果妥善處理,約在24- 48小時後會自癒,但若因嘔吐、腹瀉等狀況未能適當照顧,則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或脫水現象。
致病原因:
1.先吐後拉、酸酸的便便、合併輕度發燒,應是輪狀病毒惹的禍。(偶
爾合併輕微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2.眼睛不適、發高燒、急性頭痛、腹瀉惡心者,應是腸型腺病毒在作怪。
3.若是便便帶血、腹脹嘔吐合併高燒者,小心沙門氏桿菌!此乃急症,請立
即送醫。
4.若是喉痛如刀割、口水難嚥、頭暈、發燒合併腹痛與腹瀉者,小心腸病毒
就在你身邊。
傳染方式:
直接接觸病人體液或共同飲食經唾液吞入病毒(例如共食交飲、接吻或握手),未出現症狀的潛伏期就具傳染力,因此很難預防。
自我照護方法:
1.嘔吐時:先停止喝水及禁食幾小時,等噁心感減少了,再慢慢少量多次喝水或
喝以1:1加水稀釋之運動飲料;不要一次喝太多太急,若噁心嘔吐厲
害,無法喝水時,需就醫靜脈輸液,以免脫水。
2.腹瀉時:可不必完全禁食,可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助縮短腹瀉時間,且
需逐次補充足量水分或口服電解質補充液、運動飲料,以免脫水。
3.腹瀉時避免食用下列食物:乳製品(牛奶、優酪乳、乳酪等) 、辛辣類、水果、
糖果、酒精、咖啡、含山梨醇食物(如某些口香糖)
、油炸類、糯米類食物。
4.密切注意是否有脫水症狀,如:口渴、嘴唇乾澀、尿液變少、尿液顏色變深、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嗜睡、躁動不安、意識不清,
嚴重時會致命。
5.適度休息及不過度勞累。
6.經常洗手,不與他人共食或共飲。
何時需要就醫:
1.嘔吐症狀超過24小時仍未緩解者。
2.嚴重腹瀉 (頻繁的大量水樣或糊狀大便) 超過24小時仍未緩解者。
3.病況倦怠加重且出現脫水症狀時。 健康中心
腸胃型感冒
病毒性的腸胃炎並不可怕,但必須配合幾個重要的原則,才不至於引發更多的嘔吐與強烈的腹瀉症狀,並嚴格監控飲食狀況。
◆建議如下:
1.剛吐後需禁食4個小時;因為要讓抽痙過的胃有時間恢復排空的機會。
2.禁食牛奶、優酪乳、養樂多、高脂類、油炸類、糯米類食品,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原則以2~3天為準。
3.進食以「BRAT」為準則:
B(Banana):
香蕉在傳統觀念裡似乎是軟便用的,其實,香蕉有低蛋白、低脂,且極易被腸子吸收的特性,反而是很好的醫瀉良食。
R(Rice Soup):
稀飯除了加鹽,亦要記得加糖,比例大約是1:5,除了供給鈉離子,亦要有足夠的葡萄糖以作能量的補充。
A(Apple):
蘋果也有天然的止瀉功能,而其中的果糖亦可作部分的能量補充,屬上上之選。
T(Toast):
土司麵包白白的吃,亦可焦焦的吃;可塗上薄薄的果醬(蘋果醬),但絕對禁止使用奶油或花生醬!
◆致病的兇手是誰?
1.先吐後拉、酸酸的便便、合併輕度發燒,應是輪狀病毒惹的禍。(偶爾合併輕微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2.眼睛不適、發高燒、急性頭痛、腹瀉惡心者,應是腸型腺病毒在作怪。
3.若是便便帶血、腹脹嘔吐合併高燒者,小心沙門氏桿菌!此乃急症,請立即送醫。
4.若是喉痛如刀割、口水難嚥、頭暈、發燒合併腹痛與腹瀉者,小心腸病毒就在你身邊。
◆如何預防?
洗手、隔離,有症狀趕快看醫生!
若是發生在晚上,提供的幾個小方法足以應付臨時狀況,別急著衝去醫院急診室照X光與吊點滴(除了是沙門氏桿菌)。稍安勿躁,先自我觀察,禁食,有燒時先冰敷及休息,用藥是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